在湖南永州道县,道州龙船不仅是竞渡的舟楫,更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图腾。新打龙船的下水流程,以庄重而热烈的仪式,拉开出征的精彩序幕,举行“倒马”“落龙”“搭台祭祀祈祷”“暖龙”“摆酒祝贺”等一系列精彩的民俗活动,每一个环节都凝结着道州人对江河的敬畏、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一是“倒马”。这是下水仪式的先声,当新龙船打造完工,首先进行的是“倒马”。工匠们将制作龙船时用于支撑船体的木马缓缓放倒,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饱含深意。木马支撑船体数月,如同守护龙船成长的卫士,如今“倒马”,象征着龙船告别孕育阶段,即将迎接江河的洗礼。随着木马倒下,现场鞭炮齐鸣,村民们齐声呼喊,气氛瞬间被点燃,预示着龙船即将开启新的征程。“倒马”象征着打造龙船这项工作的结束,它有着独特的仪式流程,虽然具体细节可能因村落、宗族而略有差异,但都表达着人们对过去造船工作的告别,以及对接下来龙船下水一系列活动顺利开展的祈愿 。
二是“落龙”。“倒马”结束后,便是“落龙”环节。众人齐心协力,大家神情专注,动作协调,将精心打造的龙船缓缓推入水中。这一过程庄重而谨慎,往往伴随着热闹的锣鼓声,仿佛在护送一位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龙船入水时,激起层层水花,水面泛起涟漪,围观的村民们屏息凝神,眼神中满是期待与祝福。当龙船稳稳浮于水面,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这一刻,龙船正式与江河融为一体,成为道州人征服水域的伙伴。“落龙”意味着龙船即将开启它在水中的征程,这是龙船下水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标志着龙船从陆地走向水域 。
三是“祈龙”。龙船入水后,“搭台祈祷”(“祈龙”)随即展开。村民们在河岸搭建起临时祭台,摆放三牲、鲜果等供品,焚香点烛。德高望重的长者身着传统服饰,向神灵虔诚祭拜,诵读祭文,祈求河神护佑、风调雨顺、村落平安,保佑龙船队员平安顺遂、竞渡夺魁。祭文声起,众人虔诚跪拜,袅袅香烟升腾,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龙船赛事的期盼传递给天地神灵。祭祀仪式不仅是对传统信仰的延续,更凝聚起整个村落的精神力量。
四是“暖龙”。是下水流程中充满温情与活力的一幕。村民们手持彩旗、敲响锣鼓,围绕着停靠在岸边的龙船游走。年轻力壮的队员登上龙船,划动船桨,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波纹。此时的龙船,仿佛被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人们的簇拥下逐渐“苏醒”。“暖龙”既象征着唤醒龙船的斗志,也寓意着村民与龙船之间的默契在互动中逐渐培养,为即将到来的激烈竞赛做好准备。“暖龙”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儿。新龙船的村子会邀请关系友好的村坊,接到请帖的村坊划着自己的老龙船前来,共同迎接新龙船下水。大家相互交流、切磋,不仅增进了各村之间的感情,也让新龙船在下水前就感受到热闹的氛围。
五是“贺龙”。仪式的尾声,是热闹非凡的“摆酒祝贺”(“贺龙”)。祠堂内外、村落广场,摆满了丰盛的酒席。村民们齐聚一堂,围坐在一起,举杯欢庆,共同庆祝新龙船下水,分享着新龙船下水的喜悦,大家举杯欢庆,分享喜悦,回顾打造龙船的点点滴滴,展望未来的龙船竞渡活动,整个村子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之中。席间,人们相互祝福,祝愿龙船在比赛中乘风破浪、勇夺桂冠;也祝福彼此生活幸福、平安顺遂。酒香与欢笑声交织,将整个村落的热情推向高潮,这一刻,道州人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从“倒马”到“贺龙”,道州龙船的下水流程宛如一部恢宏的史诗,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篇章。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民俗活动,不仅传承着古老的文化记忆,更凝聚着道州人的集体智慧与情感,让龙船竞渡的精神在岁月长河中生生不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道州人在生活的江河中奋勇前行。
道州新打龙船下水流程中的每一项活动,都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独特的道州龙船文化,承载着道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镜忠 何云飞 王建文 田赤英 旷惠民
编辑:义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yzdxnews.com/content/646949/56/14950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