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 日,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光影筑梦” 实践团分两组走进道县“五州龙船厂”和周边社区,明晰龙船文化在当地民间的认知基础,剖析其在不同年龄群体中的认知与传承现状。
实践团成员采访刘杰师傅
“五洲龙船厂”小组学生们采访了龙船船身制作传承人刘杰。他表示,道州龙船制作要遵循严格的古法,包含选吉日、祭祀砍树、架马仪式等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流程,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谈及技艺传承问题,刘杰说,学徒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核心技艺,且常因环境艰苦、学习难度大而半途放弃,老匠人难寻,技艺传承陷入困境。
实践团成员采访居民
居民小组学生们针对老中青三个年龄段居民进行了采访。60至80岁的老年受访者讲述了以往龙船赛事的盛况与“倒马”、“落龙”等传统仪式的细节,表达了对部分老规矩和仪式简化的惋惜。35至55岁的中年受访者则表示乐于向孩子讲述龙船故事,希望社区能举办更多互动体验活动。18至25岁的青年受访者分享了他们通过短视频平台接触龙船文化的经历,并对更具创意的数字藏品、VR体验等龙船IP形象和互动形式表达了期待。
在此次访谈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发现了道县不同年龄段群体对龙船文化的认知、情感和需求的差异,了解了龙船文化在当地的现状与挑战,这为实践团对龙船传统文化做出深层次的解读与传播提供了思路。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伊涵 肖漪 陆依静
编辑:义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yzdxnews.com/content/646941/95/1509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