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光影筑梦”实践团深入湖南省道县博物馆,系统调研龙船文化传承脉络,深度体悟红色文化精神内核。实践团以“道州龙船”非遗项目与陈树湘烈士革命事迹为双主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寻根与党史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团参观道县博物馆
龙船竞渡展风华 文化自信强担当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道州龙船习俗的传承与发展是此次调研的重点。展厅内,5艘不同村落捐赠的龙船与20余尊龙、虎、凤形制船头静默陈列,其威严庄重的造型与斑驳漆色见证着湘南水乡百年竞渡的辉煌历史。团队成员仔细观察展板文字、影像资料及龙船实物,认真学习并记录其形制特征与制作工艺,结合文献资料思考交流“龙船头形制与宗族文化关联”“传统习俗与现代竞技融合”等课题,深入探究龙船文化参与式重构的路径。
实践团队长赖怡霏给队员们介绍烈士代表
断肠明志铸忠魂 青春向党践初心
1934年12月,陈树湘在突围战斗中腹部中弹被俘,于押解途中毅然断肠明志,以29岁的生命践行“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值此“七一”建党节,实践团专程前往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展厅。在庄严肃穆的展厅内,实践团队长赖怡霏结合在湖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树湘故居主题党日活动”的所学所悟,以《红军长征史》记载为脉络,向队员们系统讲解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绝对忠诚,向死而生”的革命精神。通过历史照片、文献手稿及战场遗物,队员们重温了陈树湘在湘江战役中率部掩护中央红军主力突围的英勇事迹。
实践团在道县博物馆合影
此次实践活动将龙船文化研究与红色基因传承有机结合,实现了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道县之行为契机,既做龙船文化的记录者与传播者,更当红色精神的践行者与传承人。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赖怡霏 刘伊涵 王莺霏
编辑:义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yzdxnews.com/content/646941/95/15097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