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双抢”工作正有序推进。在道县寿雁镇深田村的稻田中,金浪翻滚,机声阵阵,退役军人何忠庆种植的600余亩早稻迎来丰收。通过推行“稻稻菜”轮作模式,并采用机械化作业,何忠庆实现了“一田三收”的高效益,成为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的“新农人”。
走进何忠庆的稻田,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两台大型联合收割机驶入稻田,割刀精准切断稻秆,滚筒快速运转收取稻穗。金黄的稻粒不断落入随行的运粮车,随后被运往粮食烘干场。与此同时,何忠庆和战友们在田埂边查看二季稻秧苗的生长情况,为下一季丰收做好准备。
“我们是“稻稻菜”轮作模式,收完两季(水稻),就利用冬闲地田种植蔬菜跟油菜。这样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一田三收”,我们一季(稻)预估可以收到300多吨稻谷。”退役军人 何忠庆说道。
何忠庆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在600多亩稻田中全面应用大型农机具,涵盖育秧、田间管理、收割、烘干以及仓储等各个环节。机械化作业显著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并保障了稻谷品质。
这份高效与担当,源自何忠庆的军人本色。对他而言,稻田就是新的“战场”,保障粮食安全就是新的“使命”。他将在部队锤炼出的钢铁意志和执行力,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带领团队精准操作每一台农机,精心守护每一株秧苗。
“部队教会我‘一声令下,使命必达’的执行力和‘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坚毅。脱下军装,这身本事不能丢,“双抢”时节,时间紧、任务重、天气炎热,这正是考验我们的时刻,我们几个老战友一起,就像当年在部队执行任务一样,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我们退役军人责无旁贷。”退役军人 何忠庆说道。
据了解,何忠庆的稻田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开展技术指导等方式,吸引了周边50余名村民稳定务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何忠庆和战友们,凭借辛勤付出收获了丰硕成果,继续践行着忠诚与奉献。这片充满活力的稻田,也将为即将到来的“八一”建军节,送上一份来自田间的质朴贺礼。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齐梦 何嘉怡 何秦祎(实习)
编辑:义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yzdxnews.com/content/646941/74/15166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