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早稻收割、晚稻抢插的“双抢”时期,道县各地高标准农田里一派繁忙。得益于农田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今年“双抢”效率显著提升,水稻产量稳步增长。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推广,进一步减轻了农户的种植负担,让种田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在道县寿雁镇大刘村的高标准农田里,金黄的早稻迎风起伏,泛起层层稻浪。这里去年经过“小田改大田”后,田块方正平整,田埂大幅减少,为机械化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伴随着“轰隆隆”的响声,3台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广阔的田块中直线穿梭,减少了频繁转弯带来的效率损耗,割穗、脱粒、排草、装车等工序一气呵成,作业效率显著提升。
“开农机十几年,这几年在高标准农田里干活最畅快了,田没有沟沟坎坎,田埂少、拐弯少,我们机手操作起来又快又安全,机器磨损也小。一块大田一口气干完,效率特别高。”农机手姚应发说道。
得益于近年来持续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辅以全程机械化作业和日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今年夏收夏种的效率与质量显著提升,农户们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迎来了更轻松、更高效的耕作模式。
“以前‘双抢’好苦,人工去割,全家都去,有时还喊亲戚去帮忙。现在是机械化了,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无人机,现在是轻松好多了,没那么苦,我才敢种那么多。”道县寿雁镇大刘村种粮大户唐军燕说道。
站在金黄的稻田边,种粮大户唐军燕感慨不已。曾经“双抢”时节,她常常累得连筷子都拿不稳。如今,高标准农田建设让零散小田变成连片大田,农机作业畅通无阻,加上土地托管给农机合作社,让她实现了“甩手掌柜”的轻松种田。这样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条件,让唐军燕信心十足地将种植规模扩大到了2000多亩,这在过去手工劳作的时代是难以想象的。
“高标准农田灌水很方便,我割了头季稻就打田种二季稻了,二季稻按时插下去,产量才有保障。”道县寿雁镇大刘村种粮大户唐军燕说。
近年来,道县持续推进“小田改大田”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全程机械化作业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有力支撑。今年“双抢”期间,全县预计投入收割机1600余台(含跨区作业400台)、5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3000余台,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87%以上,27万亩早稻收割任务及28万亩晚稻插播任务,预计可在8月初全面完成,“双抢”进度总体加快。
来源:道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尹俊和
编辑:义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yzdxnews.com/content/646941/50/15130452.html